香港这座东方之珠以其独特的商业生态系统吸引著全球创业者的目光。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香港拥有高度国际化的商业环境、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自由的资本流动,这些优势使其成为亚洲最具吸引力的商业中心之一。
香港IPO市场在2025年第一季度表现活跃,新股数量同比增长25%,融资额更是飙升287%,这充分显示了国际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信心。
然而,香港市场也面临著独特的挑战。这座城市生活成本高昂,商业租金位居世界前列,人力资源竞争激烈。同时,香港消费者以挑剔和多元化著称,他们既追求国际品牌的品质保证,又注重本土文化的亲切感。
根据NielsenIQ的《2025年商机指南》,香港消费者正变得越来越「有意识」,他们不再盲目跟随潮流,而是根据个人价值观和实际需求做出购买决策。这种消费行为的转变,要求企业必须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创业者和企业家需要制定清晰的市场进入策略。传统上,市场进入策略可分为「跟风」和「创新」两大类,每种策略都有其适用场景和实施要点,。
「跟风」策略:在成熟市场中寻找突破口
「跟风」策略在香港这个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往往被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视为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这种策略的本质不是简单模仿,而是建立在对市场现有成功模式的深入分析和优化基础上。特别是香港作为一个成熟的消费市场,许多行业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商业模式,这为「跟风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案例。
● 「跟风」策略的显著优势
① 大幅降低试错成本:创业者无需从零开始培育市场认知,而是可以直接进入一个已被验证的需求领域。
② 借鉴先行者的经验教训:创业者通过观察市场上现有经营者的运营模式、定价策略、营销手法和客户服务,后来者可以避免重蹈覆辙,直接采用最有效的商业实践。
③ 成本控制:当创业者进入一个成熟市场时,供应链、人力资源和营销渠道往往已经形成规模效应,这使得新进入者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取必要的资源。
● 「跟风」策略的潜在风险与应对之道
然而,「跟风」绝不等同于简单模仿。在香港这样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缺乏差异化的「跟风者」很难脱颖而出。创业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即使是看似成熟的市场,也充满了隐形陷阱和竞争壁垒。
1. 市场饱和:当一个行业已经有大量竞争者时,新进入者可能面临激烈的价格战和微薄的利润空间。
2. 趋势的可持续性:某些行业的繁荣可能是昙花一现,特别是在香港这样变化迅速的市场。创业者需要仔细评估目标行业是「长做长有」还是短期风潮。
要在「跟风」中取得成功,创业者必须找到独特的价值主张,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细分市场定位:在大的行业趋势下,寻找尚未被充分服务的特定客户群体。·
体验升级:提供比现有竞争者更优质的客户体验,无论是通过更个性化的服务、更便捷的购买流程,还是更独特的店面设计。
技术赋能:利用最新技术提升运营效率或客户体验。·
跨界融合:将不同行业的元素融合创造新体验。
Honik认为,成功的「跟风」策略需要建立在深入的市场分析和精准的品牌定位基础上。通过分析消费者轮廓、建构企业品牌成长计划、整合规划品牌沟通策略,再导入数据分析与数位工具,企业可以在跟随大趋势的同时,建立起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
「创新」略:开拓香港市场的蓝海领域
与「跟风」策略相对,「创新」策略代表著一种更为进取的市场进入方式——不是跟随现有趋势,而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或彻底改变行业游戏规则。在香港这个高度饱和的市场中,真正的创新往往能带来超乎寻常的回报,但也伴随著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选择这条道路的创业者需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坚定的执行力和承受初期市场教育成本的财务实力。
● 创新策略的竞争优势
创新策略最诱人之处在于其带来的先发优势。当成功创造一个新市场或重新定义一个现有市场时,创新者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享受有限的竞争压力。德勤中国的报告指出,2025年AI投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AI基础设施和AI+赋能应用,那些能够在这些领域率先实现突破的企业将获得显著的市场优势。
创新者还能够设定行业标准和建立客户忠诚度的先机。在香港这样品牌忠诚度较高的市场,第一个满足某种需求的品牌往往能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根据FIMMICK的《2025年香港数码营销市场6大趋势》,Threads作为新兴社交平台正处于用户增长阶段,品牌若能及早布局,将能获得更高的自然触及率和互动率,这正是创新者能够获得的早期红利。
从财务角度来看,创新成功后的利润空间通常更为可观。在缺乏直接比较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往往较低,这使得创新者能够在初期设定较高的价格点。NielsenIQ的报告显示,在科技与耐久财领域,2023年高价智慧型手机的销售量与经济型手机相比增长了17%,而经济型手机的销量则下降了32%,这表明消费者愿意为真正的创新支付溢价。
● 创新策略的实施挑战
然而,创新之路从不平坦,在香港市场实施创新策略面临著一系列独特挑战。最显著的莫过于高昂的市场教育成本。创新者不仅要推销产品或服务,还需要教育市场理解其价值主张。
资源需求是另一大挑战。与跟风策略相比,创新通常需要更多的前期投入,无论是在研发、市场教育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于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来说,这可能构成重大障碍。
创新者还面临被模仿的风险。香港市场的竞争者往往对新兴趋势反应迅速,一旦某种创新被证明成功,很快就会有跟进者进入市场。这些跟进者可能拥有更多资源和更成熟的销售网络,能够迅速蚕食创新者的市场份额。
在香港这样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纯粹的「跟风」或「创新」策略都可能面临局限性。最成功的企业往往能够找到两者的最佳平衡点—在稳健的商业基础上注入创新元素,或将创新构建在已被验证的市场需求之上。这种混合策略既降低了风险,又保持了竞争优势,特别适合香港这个既有保守一面又拥抱变革的多元市场。
HONIK与香港网页集团(http://hkweb.com.hk)携手打造创业支援新基建,从品牌战略层到执行层构建全链路服务体系。我们以「品牌基因工程」为核心,协助创业者完成品牌定位校准、消费者轮廓绘制、成长路径规划及沟通策略设计;进而透过数据中台与智能工具的深度整合,实现从策略制定到落地执行的闭环管理。这不仅为创业者搭建了数位化生存的基础设施,更开创了品牌价值创造与社会服务共生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