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電商零售市場正以驚人速度蓬勃發展,成為全球最具潛力的增長引擎。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2024年的調查顯示,內地中產及以上消費者的網購需求持續擴張,為港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然而,這片藍海雖廣闊,卻也暗藏激流。如何深耕內地電商市場,不僅是港商拓展業務的關鍵,更是一場關於創新、適應與突破的考驗。
為什麼建議港商深耕電商市場?
香港作為高度成熟的國際都會,其市場經濟具有顯著的雙面性:一方面是高度自由開放的國際化優勢;另一方面則是本土市場規模有限帶來的發展天花板。因此,無論從香港自身的經濟結構、發展困境與未來出路來看,深耕內地電商市場無疑是港商突破瓶頸的關鍵。
▌ 香港本土市場正面臨的局限性
現時香港擁有約750萬人口,本地消費市場規模在絕對值上較少,這對任何希望實現規模經濟和持續增長的企業而言,僅依賴本土市場,很快就會觸及增長天花板。再者,儘管受各種因素影響,本港近年店鋪租金有所下跌,但是銅鑼灣和尖沙咀等核心地段的租金仍是亞洲最貴,大大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和創新試錯能力。
除此之外,香港市場國際品牌雲集,本土品牌與國際巨頭都在這狹小空間內競爭,堪稱「紅海中的紅海」。加上,部分香港傳統品牌正面臨品牌老化的問題,難以吸引年輕一代的消費者。若固守本土,僅依靠情懷消費,品牌生命力將難以延續。
▌ 內地電商市場為港商帶來三重紅利
面對本港市場的結構性限制,內地電商市場則為港商提供至關重要的「外部增長極」,這具體表現在:
市場規模與消費潛力:內地擁有全球最大的網購用戶群體,中產階層的崛起推動了消費升級。從母嬰用品到健康食品,從奢侈品到日用百貨,多元需求為港商提供了精准切入的空間。
產業鏈成熟度:內地電商生態系統完善,從平台運營、網紅營銷到物流配送,已形成高度專業化的服務網絡。港商可借助現成資源,快速實現「輕資產入場」。
品牌溢價與信任背書:香港品牌長期以來在內地消費者心中象徵著品質與國際化。通過電商渠道,港商可進一步強化這一形象,實現品牌價值最大化。
港商如何深耕內地電商市場?將香港優勢最大化!
對於港商而言,深耕內地電商市場,其意義遠不止於爭取一份額外的銷售收入,而是一條突破本土市場物理限制的必經之路,也是將香港無形資產(品牌信譽、服務經驗)轉化為有形增長的核心手段之一。
與此同時,港商在進入內地電商市場也需要明白一點,不要將自己的生意視為簡單的「賣貨」,而應是一場 「香港優勢+內地模式」的深度整合:
Step 1 全渠道佈局,增強市場競爭力
內地電商平台種類繁多且各有特色,傳統電商平台如淘寶、京東等,擁有成熟的運營體系和龐大的用戶基礎,適合電商主攻教成熟和年長的消費者,著重塑造品牌形象、維護忠實客戶群;新興的社交和直播電商平台,如抖音、小紅書等,則以短視頻、直播等形式迅速崛起,成為吸引年輕消費者、獲取網絡流量的關鍵渠道。
港商在考慮資源分配時,建議在傳統電商平台和新興平台同步推廣經營電商業務。例如,一家香港美妝品牌,可以在傳統電商平台上展示產品詳情、用户評價等信息,吸引注重品質和口碑的消費者;同時,在新興平台上通過網紅直播帶貨、發佈美妝教程短視頻等方式,與年輕消費者互動,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忠誠度。
不過,企業在佈局全渠道時,需深入理解和遵守各電商平台的運營規則。不同平台的政策和流量規則頻繁變化,企業要靈活應變,快速調整運營策略,才能確保在各個平台上都能取得良好的業績。
Step 2 善用「網紅經濟」,獲取流量密碼
在競爭激烈的內地電商市場,網上流量是吸引潛在客户的關鍵。網紅營銷作為一種新興的營銷方式,正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港商可以考慮與關鍵意見領袖(KOL)或高人氣網紅合作,開展直播帶貨、拍攝短視頻等活動,獲取網上流量,增加產品曝光度。
然而,在選擇合作網紅時,企業不能盲目追求市場最「火」的網紅。一方面,熱門網紅的合作成本往往較高,可能導致企業入不敷出;另一方面,過分依賴短期竄紅的網紅,未必能帶來持久的銷售效果。
企業應基於全面的市場分析和品牌策略考量,選擇產品領域的專門KOL或網紅作為代言人。比如,一家香港運動品牌,可以選擇在健身領域有專業知識和大量粉絲的網紅進行合作,利用他們的專業影響力,提高推廣精準度,實現最佳的營銷效果。
此外,企業還可以積極與多頻道網絡機構(MCN機構)合作。MCN機構擁有豐富的網紅資源,能夠推薦在特定產品和服務領域的網紅,提供線上宣傳內容製作和網紅簽約等服務。通過與MCN機構合作,企業可以更精準地發揮網紅營銷的作用,達到本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Step 3 留意「快而準」物流需求,提升消費體驗
內地消費者對產品配送服務的高效性有着極高的要求,希望在下單後短時間內收到所購產品。因此,快速配送成為企業贏得消費者青睞的關鍵因素之一。
港商應制定合適的物流配送和倉儲安排。一方面,可以考慮善用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的物流配送方案,優化訂單處理流程,提高配送效率。另一方面,不少電商企業通過與物流服務供應商合作,在選定地點設立倉儲網絡,採用多倉發貨的「前置倉」倉配模式。前置倉將商品存放在靠近客户的區域,消費者下單後能在短時間內取貨,大幅縮短了配送時間,提升了消費者對網購物流的滿意度。例如,一家香港食品企業,在內地主要城市設立前置倉,當消費者下單後,系統會根據消費者的地址自動分配最近的前置倉發貨,確保消費者能夠儘快收到新鮮的食品。
Step4 關注當地相關法律法規,確保企業穩健前行
內地政府近年越來越重視保護消費者權益,對電商經營活動也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港商在內地開展電商業務,必須確保符合相關規定,避免違規受罰。
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企業要設立完善的退換貨/取消交易安排,明確支付規定,包括退款安排和時限等。同時,要嚴格保護消費者的隱私信息,防止個人信息泄露。在營銷方面,企業和網紅的宣傳推廣行為必須真實準確,避免使用誇張失實的語句和宣傳手法,確保直播內容的真實性和廣告宣傳的準確性。
對於新進入內地市場的港商電商和品牌,由於對內地法規和市場環境不夠熟悉,可以考慮尋求與當地服務商合作。當地服務商擁有豐富的行業知識和經驗,能夠幫助企業避免錯誤,確保業務的合規性,讓企業在內地電商市場穩健前行。
內地電商市場為港商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無限的商機。港商只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運用好「全渠道」營運、網紅營銷、優化物流配送和關注合規問題等策略,就能在這片藍海中深耕細作,實現業務的蓬勃發展,書寫屬於自己的商業傳奇。